30號一大早去搭火車從板橋到新竹去參加研討會(CNTE2010),話說我好久沒搭火車了,好懷念以前搭火車補習的日子(題外話)
到了目的地新竹教育大學後,就直奔會場準備10點半的報告啦。小弟運氣不錯,被分到一個階梯式的演講廳。在報告前有看一下在那兒擺攤的廠商,有非常熟悉的影來登電子白板 網奕資訊,還有一些做擴增實境(AR)的公司,大多都是我們蠻關心也蠻有興趣的領域。
我們的paper是計畫的前導研究,內容是多點觸控技術應用於教學相關,使用的教學策略有協同學習與遊戲式學習等;我了解這塊可能沒有太多人有深入研究,所以我報告的內容主要是分享我們最近有關未來教室環境建置與多點觸控技術教學應用的心得,在報告時我掃瞄了一下台下聽眾(雖然沒有很多人),大多都還有在聽,讓我感到很欣慰XD。因為paper比較偏技術的介紹,還沒有太多的教學設計,因此主持人也給予應在教育的成效部份給予更多關注等類似很好的建議。
會後也和一位網奕的先生聊了很多導入未來教室的心得,我也趁著機會把我覺得幾點重要關鍵整理一下:
1.教師意願
包括設備的易用性(電線插上就可以用最好,不用花心思設定和想怎麼操作),能有效將設備與教學活動做適當的結合。
2.錢
購買設備需要很多錢
3.高互動
比如使用按按按這種設備,可以讓師生有即時互動,增加參與的感覺
4.歷程記錄
相關軟體可幫助老師有效的記錄並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在教學上可做到適性調整,我認為這點和傳統教學上有很大的差異性,且有正向的幫助。
5.台灣的教育
考考考考考,一切是以考試為前提,所以在導入前期,升學與創新教學的平衡間需做拿捏。
我相信這種創新的教學環境是未來的趨勢,國外亦有許多已達成整合性整體性的教室範例,台灣目前也有一些人在試著做一些事情...小道消息也指出,對岸即將發展且是想一步到位;因此若能盡量克服一些問題,可預見未來我們的教室將會有很大的改變,回想一下其實現在的教室已跟我小時候的教室有了不小的差異了(不全指科技設備),若教室環境的改變能對教學有助益,我樂觀其成^^